斜弱视导航 视琦多媒体视觉训练软件 视觉科学资讯 相关论文 产品证书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最新活动 整体解决方案 代理信息 软件下载 合作医院

您的位置:首 页 > 相关论文 > 正 文

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疗效观察

时间:2012-03-13  作者:肖满意,徐静,骆军,马雪平

引言:   弱视是一种儿童的常见眼部疾病,因其治疗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长期性,并且这种治疗需要患者及其家长密切配合,这就需要弱视儿童及家长良好的顺应性。目前认可最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包括光学矫正、遮盖治疗以及传统的弱视训练治疗,如视觉刺激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红光闪烁等方法[1]。因其过程较为枯燥,儿童不易产生兴趣,难以坚持,故影响其治疗效果。而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一种新的弱视训练方法-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随之产生,它将多媒体游戏与传统的弱视训练方法结合起来,将过去枯燥的弱视治疗变成集治疗、娱乐、智力开发于一体的趣味化训练过程,符合儿童心理特征,从而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我们就我院200707/12接受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的弱视患者38例68眼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择200707/12在我院门诊就诊弱视患者共38例(68眼),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14(平均7.8)岁。屈光不正性弱视19例(38眼),斜视性弱视11例(21眼),屈光参差性弱视6例(6眼),形觉剥夺性弱视2例(3眼)。轻度弱视19例(38眼),中度弱视17例(28眼),重度弱视2例(2眼)。中心注视45眼,旁中心注视23眼。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于治疗前常规检查远近视力,眼位,10g/L阿托品散瞳,1次/d,连续1wk后检影验光,配戴合适矫正眼镜。详细检查屈光介质、眼底及注视性质,排除器质性眼病。所有患者按常规进行光学矫正及遮盖治疗,如内斜视患者全矫配镜,其他患者20d后复验光配镜,两眼矫正视力差别3行以上对主眼进行遮盖,按患者年龄选择适当比例(3岁4∶1,4岁5∶1,5岁6∶1,6岁以上全遮盖)。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视觉训练,将患儿姓名、年龄、治疗史、裸眼及矫正视力、屈光度、眼球活动度、眼位输入电脑存档,然后在电脑上利用固定的软件程序依次检查患儿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最后检查对比敏感度。将以上所有资料输入治疗系统,自动产生一个治疗方案,此方案通常包括:(1)刺激训练;(2)精细训练;(3)同时视训练;(4)融合训练;(5)立体视训练。根据患儿矫正视力的不同,训练的项目有所区别。通常矫正视力在0.4 以下者只进行(1),(2)项训练;矫正视力提高到0.4 以上,相差不超过2 行者加同时视训练;双眼0.6以上加(4),(5)两项。外斜视者有融合功能时做辐辏训练,内斜视者做分开训练。每一项的训练时间5~20min,医生根据患儿的视力给予调整。每天训练1次,共约30min;3mo为1 疗程。所有的训练都在电脑上在线进行,患儿可到医院训练,也可电脑上网在家进行。医生可以在网上对治疗方案和训练次数进行查询及修改,1疗程后复查视力。
结果:   疗效评价标准: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弱视诊断、分类及疗效判断均按全国弱视斜视防治组制定的标准执行[2]。治愈:视力恢复到等于或超过0.9者;进步:视力提高等于或超过2行者;无效:视力仅提高1行、视力不变或退步。在疗效判定中,将学组标准中的"基本治愈"与"进步"均归入"治疗有效"。参与治疗的患者38例68眼,结果基本治愈 15眼(22%),进步36眼(53%),无效17眼(25%),有效51眼,总有效率75%,其疗效与弱视类型、程度、注视类型、患者年龄关系如表所示(表14)。屈光不正性弱视有效率最高,其次是斜视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有效率最低(表1)。弱视疗效与弱视程度呈正相关,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弱视程度越重,疗效越差。轻度弱视治疗效果最好,重度弱视治疗效果差(表2)。中心注视性弱视患者经视觉训练后有效率为82%,明显较旁中心注视有效率61%高(表3)。弱视患者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10岁以上治疗有效率明显减少,而12岁以上基本无效(表4)。
讨论:   弱视是由于在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期因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或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的视力低下,其主要特征包括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一般物理检查眼球及其后部结构无器质性病变,最佳矫正视力经过恰当的治疗或训练可完全或部分恢复[3]。弱视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最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包括光学矫正、遮盖治疗以及传统的弱视训练治疗,如视觉刺激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红光闪烁等方法[1]。在弱视的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依从性十分重要,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是规范弱视治疗的重要保证[4]。在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中,患儿的依从性一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患儿对弱视治疗的依从性,国内外科学研究者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人提出将一种新的感知学习方法融入多媒体游戏中,从而提高患儿弱视训练的依从性,为弱视儿童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5]。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是国内开发的运用电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持进行弱视治疗的软件,它集视觉生理刺激、精细目力训练、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训练为一体,并利用多媒体优势将电脑游戏与训练过程相结合,较传统的训练方式有较强的趣味性,可提高患儿的治疗积极性和顺应性,从而缩短弱视疗程,提高弱视疗效。且训练能在患者家中进行,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治疗情况随时网上调整治疗方案,更好的做到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其在弱视治疗中将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表1弱视类型与疗效关系(略)
  表2弱视程度与疗效关系(略)
  表3注视性质与疗效关系(略)
  表4患者年龄与疗效关系(略)
  弱视治疗的效果影响因素很多,除了患儿的依从性外,还包括引起弱视的原因、弱视开始治疗的年龄、弱视的严重程度以及弱视眼的注视性质,我们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从引起弱视的原因中,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明显,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次之,而视觉剥夺性弱视效果最差;从开始治疗的年龄来看,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而12岁以上治疗基本无效;从弱视的严重程度来看,轻中度弱视治疗效果较好,而重度弱视效果差;从注视性质来看,中心注视的效果好,旁中心注视效果相对差。通过以上结果,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上并无本质区别[6]。

  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弱视尚处于初始阶段,由于应用于临床时间较短,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其次弱视治疗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家长一定要与医生密切配合,督促患儿严格按医生的要求,坚持戴镜,严格遮盖,按时训练,定期复查,千万不能用所谓的现代高科技—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来代替原来的传统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58

  2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2):97

  3 Noorden GK. Mechanisms of amblyopia. Adv Ophthalmol1977;34:93115

  4牛兰俊.规范治疗方法是提高弱视疗效的关键.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2):705708

  5 Kmpf U, Muchamedjarow F, Seiler T. Supportive amblyopia treatment by means of computer games with background stimulation; a placebo controlled pilot study of 10 days. Klin Monatsbl Augenheilkd2001;218(4):243250

  6汪萍.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06;6(3):716717